1. 行业展望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各地政府和企业面临环境治理成效考核压力,环境监测需求相应增加,市场增长空间较大。环境监测任务逐步向生态状况监测和环境风险预警领域拓展;从常规理化指标监测向有毒有害、生物、生态指标监测拓展,将促进细分技术领域专业化发展。
目前,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国家级、省级、市级、移动监测等多层次、多技术类别的地面大气监测网络。随着雷达、无人机、卫星等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大气质量监测已经形成立体综合监测态势。由于数据源众多,需要进行数据融合应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智能可靠的大气数据模型,为生态环境管理提供支撑。此外,国家空气站多建于2013-2015年间,根据《国家空气监测城市站运行管理规定》提出的5-8年设备更新换代周期推断,2020年空气站设备更换市场将逐步启动。
2019年底,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做好钢铁企业超低排放评估监测工作的通知》,要求地方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将经评估监测认为达到超低排放的企业纳入动态管理名单,实行差别化管理。此外,钢铁超低排放对企业的内部空气质量和无组织排放监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预计超低排放监测市场的空间将进一步扩大。
此外,随着省控水质监测网络的建设、长江大保护、黄河大保护等行动规划的稳步推进,水环境监测市场空间巨大,预计小型/微型水质监测站的市场占比将大幅增长。
2. 热点技术领域
(1)水质多参数一体化综合监测
水质多参数一体化综合监测技术采用电极法、分光光度法、全光谱法、分子荧光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等分析方法,可实现水质多种参数(类别多于常规9参数)综合分析,适用于地表水/饮用水源的水质监测,与微型小型站、无人监测船、移动监测车、便携式监测仪等多种载体结合后,将在常规监测、应急监测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2)水质指纹快速识别与预警
通过对不同来源水样的水质荧光指纹进行分析和判别,建立不同来源污水的水质荧光指纹数据库,通过对水体水质指纹的比对,从而判断水体受到了何种污水的污染。水质预警溯源仪测定的不是某种污染物的浓度,而是水体水质是否有异常,并自动判断水体中最可能混入污水的种类。目前,水质荧光指纹识别技术可识别印染、电子、石化、焦化、造纸和金属制造等10余种废水,还可以实现多尺度污染溯源。
(3)环境空气网格化监测微站
随着环境空气污染逐步降低,将对监测设备的最低检出限、精度、量程等性能指标提出更高要求。此外,各地环境污染情况的不同,管理部门迫切希望了解更多污染指标,将促使环境空气监测微站技术,从TVOC等单指标检测功能,向苯系物、氯化物、氟化物等多指标检测功能升级发展。
(4)恶臭监测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恶臭”污染正在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以恶臭气体环境污染监测为切入点,用电子方法替代人工方法,精准确定恶臭的成分,从而实现对恶臭气体的在线监测,将成为行业热点。
(5)固定污染源重金属监测
VOCs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完成以后,预计国家将重点推进重金属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固定污染源重金属监测将是继传统CEMS监测后又一市场热点。
(6)土壤环境监测
土壤监测将逐渐由实验室样品检测,向原位便携检测发展,便捷式土壤采制样设备已成为市场亟需产品。
文章链接:环保在线 http://www.hbzhan.com/news/detail/133227.html